污水處理的需求是伴隨著城市的誕生而產生的。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歷經數百年變遷,從最初的一級處理發展到現在的三級處理,從簡單的消毒沉淀到有機物去除、脫氮除磷再到深度處理回用。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問世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今年正值活性污泥法誕生104周年。城市污水處理技術今后究竟將如何發展?對此,不如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那些年城市污水處理走過的路。
污水處理技術發展史
城市污水處理歷史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那個時期環境容量大,水體的自凈能力也能夠滿足人類的用水需求,人們僅需考慮排水問題即可。而后,城市化進程加快,生活污水通過傳播細菌引發了傳染病的蔓延,出于健康的考慮,人類開始對排放的生活污水處進行處理。早期的處理方式采用石灰、明礬等進行沉淀或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明代晚期,我國已有污水凈化裝置。但由于當時需求性不強,我國生活污水仍以農業灌溉為主。1762年,英國開始采用石灰及金屬鹽類等處理城市污水。
十八世紀中葉,歐洲工業革命開始,其中,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成為去除重點。1881年,法國科學家發明了第一座生物反應器,也是第一座厭氧生物處理池—moris池誕生,拉開了生物法處理污水的序幕。1893年,第一座生物濾池在英國Wales投入使用,并迅速在歐洲北美等國家推廣。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標準的產生。1912年,英國皇家污水處理委員會提出以BOD5來評價水質的污染程度。
1914年,自英國曼徹斯特活性污泥法二級生物處理技術問世以來,一直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目首發達國家已經普及了二級生物處理技術。但針對活性污泥法存在的問題,各國研究人員對該技術不斷進行改造和發展,先后出現了普通活性污泥法、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A /A/O)、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法)、改良型SBR (MSBR) 法、一體化活性污泥法(UNITANK)丶兩段活性污泥法(AB法) 等,以及各種類型的生物膜法等。
經濟發達國家污水處理技術從20 世紀60 年代的末端治理到70 年代的防治結合,從80年代的集中治理到90年代的清潔生產,不斷更新處理工藝技術、設施和設備。目前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是多種技術組合為一體的新技術、新工藝, 如同步脫氮除磷好氧顆粒污泥技術、電/生物耦合技術、吸附/生物再生工藝、生物吸附技術以及利用光、聲、電與高效生物處理技術相結合處理高濃度有毒有害難降解有機廢水的新型物化,生物處理組合工藝技術,如光催化氧化生物處理新技術、電化學高級氧化/高效生物處理技術、超聲波預處理/高效生物處理技術、濕式催化氧化/ 高效生物處理技術以及輻射分解生物處理組合工藝等。
許多國家在水環境污染治理目標與技術路線方面已經有了重大變化,水污染治理的目標已經由傳統意義上的“污水處理、達標排放”轉變為以水質再生為核心的“水的循環再用”,由單純的“污染控制”上升為“水生態修復和恢復”。